價格:免費
更新日期:2016-05-23
檔案大小:26.6 MB
目前版本:3.9
版本需求:需要 iOS 8.0 或以上版本。與 iPhone、iPad 及 iPod touch 相容。
支援語言:簡體中文, 繁體中文, 英語
爵士鼓(英語:Drum kit、Drum set),是一套各種不同類型、不同音色的手擊樂器和腳擊樂器集結為一體由單人利用踏板、鼓棒或鼓刷來演奏。主要用在搖滾樂和爵士樂中,抑揚頓挫的立體鼓點配上鼓手投入演出的神情,演奏起來十分帥氣。因從外觀上看去就像一排架子上掛著很多鼓,又名「架子鼓」。
「爵士」二字,是一名早期美國黑人樂手的名字,全名為爵士波‧布朗。早期的爵士樂是美國下層黑人們自娛自樂的音樂形式,當這位著名的黑人樂手演奏時,人們常常興奮的高呼「爵土,再來一個!」。後來,這種音樂就因這位黑人歌手而得名,習慣上稱做「爵士樂」了。而搭配爵士樂演奏的樂器,稱為爵士鼓(也是由這位爵士波‧布朗而得名)。
爵士鼓種有些早在六千多年前就已經存在,大鼓以前被視為作戰的工具,可以提升士氣的戰鼓,非洲將木頭挖空,使其中空,打擊是震動空氣產生共鳴,以打擊不同的高低音色來傳遞訊息。最初期的爵上鼓非常簡單,只有大鼓、小鼓和軍鈸。人們把大鼓立放在地上,架起小鼓,用腳把大鼓踢響,再把一根棍子插在地上,掛上一片軍鈸。十九世紀中期,美國南北戰爭結束,能歌善舞的黑人從解散的軍隊那裡獲得不少樂器。如大小軍鼓、銅鈸等,(這些樂器幾乎成了後來爵士樂中的主要樂器)天才的黑人把各類鈸巧妙的組合在一起,就成了爵士鼓的雛型。他們把大軍鼓安上支架放在地上,配置一個能鼓動鼓面的踏板。再把小鼓和軍鈸分掛在大鼓的兩邊。這樣,一個人就能同時操縱多件打擊樂器。後來通過發展、改良,慢慢就演化成了現代的爵士鼓。隨著爵士樂的不斷發展。鼓手的技術也不斷提高,簡陋的裝置再不能適應樂隊和鼓手的需要,於是就在打擊樂組合中逐漸加入了幾個去掉響弦的小鼓,打起來嗵嗵嗵嗵,與大鼓、小鼓交相呼應十分動聽,後來就以它們發出的聲音命名為「嗵嗵」(TOM—TOM)。我國的習慣叫法為「嗵嗵鼓」,因為嗵嗵鼓的型制很像水捅,有的也叫它「桶鼓」。隨著爵士樂的發展,能夠連動的腳踏鈸也加了進來。直至發展到型制健全、操縱方便、具有兩面大鼓、七八面嗵鼓、八九面鈸的世界性打擊樂器。
爵士鼓起源於美國,在1920 年代爵士樂興起時,常用於爵士樂的演奏當中。在爵士樂尚未流傳到國內時,並沒有爵士鼓的名稱,只統稱"打鼓的"那時打的鼓叫輕音樂,後來爵士樂流傳到國內,國人慢慢接受,乃至於熱門音樂合唱團的興起,在"打鼓的"發揮其熱情奔放的節奏感之後,爵士鼓乃應運而生,普遍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和學習的狂熱。但在這段由播種到成長的期間,爵士鼓也經歷了許多的滄桑史,由簡劣的構造組合而至現在豪華氣派的組合。
早期的組合由於器材的缺乏及科技落後,零件的配合都偏於簡單與攜帶方便,表演時只要求有節奏音效即可。近代爵士鼓的組合,在製造科學上的突破,有相對的改進。因而形成了現代的組合。有兩套近代型的爵士鼓組合在一起,中鼓與銅鈸也有增加到八、九個的組合,視個人打擊技巧與需要而定,只要拍子與節奏抓得穩與準,手一伸即可打到鼓與銅鈸,最能發揮鼓手在演奏上的風格與技巧,而各種不同的音色很能滿足聽覺上的慾望。早期爵士樂團的樂器都是個別演奏,例如:鈴鼓.康加.邦多......多項樂器慢慢融合和改造,慢慢的形成一整套的鼓,所以根本查不到爵士鼓的樂器史,爵士樂本來就以即興為主,所以爵士鼓也沒有固定的型態,更可以隨樂手心境,自由組裝爵士鼓的配件,只要好聽,大致上沒人會說不對,只是姿勢會影響往後樂手的進步速度和張力,所以才會演進到鼓手技術的對錯。
爵士鼓的基本組合包括了鼓類(大鼓、小鼓、筒鼓、落地鼓)、鈸類(腳踏鈸、碎音鈸、疊音鈸、中國鈸、水鈸)。很多鼓手會以這些基本組合延伸更多鼓、鈸或其他打擊樂器,使爵士鼓在打擊的音效上有更多的變化。
支援平台:iPhone, iPad